第一次迭代开发已于上周结束。本篇心得为自己对于自组项目在第一次迭代开发中的一些思考与总结,用以记录。
项目:基于Android的汽车租赁平台——快租车APP
设想与目标
-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 产品定义:让目标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租赁车辆,在异地不必为无车可用而烦恼。
- 典型用户:出差的商务人士。
- 典型场景:商务人士异地出差需要车辆代步。
- 我们达到目标了么(原计划的功能做到了几个? 按照原计划交付时间交付了么? 原计划达到的用户数量达到了么?)?
- 原计划功能:实现用户通过安卓 APP 租赁车辆(注册、认证、选择车辆、下订单等),管理员通过网页管理具体信息(用户管理、车辆管理、订单管理等)。
- 实现情况:功能基本完成。
- 交付与用户:较为简陋,整体功能还不完善。
- 用户量, 用户对重要功能的接受程度和我们事先的预想一致么? 我们离目标更近了么?
- 暂未交付使用,对用户量无相关概念,不过因所租赁的服务器性能所限,恐不能支持大量用户同时使用。
- 对重要功能的认知应该会与用户相一致。
- 离目标更近了。
- 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在第一次迭代过程末期才接触到了 bootstrap 框架等便于网页开发的工具。如果能重来,应该在最初就对网页有浅但宽泛的认识再进行开发,方能事半功倍。
计划
- 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计划?
- 在第一次迭代前期因为知识储备的不足,有一些功能没有在预定的时限前实现,有些许感到时间不足。不过在之后因为熟练的缘故,所以都按时完成了。
- 团队在计划阶段是如何解决同事们对于计划的不同意见的?
- 首先是组内讨论,经讨论后若是意见还是不统一则向项目导师寻求建议。
- 你原计划的工作是否最后都做完了? 如果有没做完的,为什么?
- 已全部完成。
- 有没有发现你做了一些事后看来没必要或没多大价值的事?
- 在网页界面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后来发现了 bootstrap 框架。
- 是否每一项任务都有清楚定义和衡量的交付件?
- 是。因为这些都是通过与组内成员相互讨论出来的。
- 是否项目的整个过程都按照计划进行,项目出了什么意外?有什么风险是当时没有估计到的,为什么没有估计到?
- 小组成员改了数据库中表的几个属性,却忘记告知我,导致在对接时后台网页出错。
- 无未预估分险。
- 在计划中有没有留下缓冲区,缓冲区有作用么?
- 有留下缓冲区。基本上我组的进度是较计划快的,剩余时间均为缓冲区,一周左右。
- 缓冲区的作用为解决项目中的 bugs,完善项目。
- 将来的计划会做什么修改?(例如:缓冲区的定义,加班)
- 原本是自己写的网页界面显示代码,不过不甚美观。决定改用 bootstrap 框架。
-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数据库设计不合理,在项目后期多次更改了数据库。改进为:应更谨慎地设计数据库。
-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开发之前如果先将专业知识学好就好了。
资源
- 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各项任务么?
- 资源不能说充裕,但也在完成了计划中的任务。
- 各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如何估计的,精度如何?
- 因未有开发经验,任务的时间与资源分配较为随意。
- 精度不高。
- 测试的时间,人力和软件/硬件资源是否足够? 对于那些不需要编程的资源 (美工设计/文案)是否低估难度?
- 没有系统的测试规划,由成员自行测试。在项目合并后再进行整体测试。各资源都较为充足。
- 低估了网页界面设计的难度。
- 你有没有感到你做的事情可以让别人来做(更有效率)?
- 没有。
- 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分工不明确仔细,导致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 改进:不过我想,那时团队成员均无开发经验,也难以对整体项目有明确的认知,分工不明确仔细似乎在所难免。希望要先在对项目工作量后有大概的了解后再进行分工。
变更管理
- 每个相关的员工都及时知道了变更的消息?
- 有几次没有,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均及时告知团队成员了。
- 我们采用了什么办法决定“推迟”和“必须实现”的功能?
- 团队讨论。
- 项目的出口条件(Exit Criteria – 什么叫“做好了”)有清晰的定义么?
- 实现预期功能,在基本使用过程中无 bug。
- 对于可能的变更是否能制定应急计划?
- 有。通过调整团队分工和进度安排来实现。
- 员工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
- 可以。是设立了缓冲区的缘故。
-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项目变更实在不好。影响整个团队的开发进展。
- 改进:因为缓冲区的设立,使得变更管理不是十分困难。重来也恐无明显改进。
设计/实现
- 设计工作在什么时候,由谁来完成的?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么?
- 主要由 PM 完成。老师提供建议,团队成员讨论确立设计。
- 是。
- 设计工作有没有碰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团队是如何解决的?
- 无。
- 团队是否运用单元测试(unit test),测试驱动的开发(TDD)、UML, 或者其他工具来帮助设计和实现?这些工具有效么?
- 是。
- 有效。
- 比较项目开始的 UML 文档和现在的状态有什么区别?这些区别如何产生的?是否要更新 UML 文档?
- UML 图例发生了多次的更改。
- 因最初 UML 的相关知识并不充足,后期又根据具体的开发进度发生了相应的更改。
- 什么功能产生的 bug 最多,为什么?在发布之后发现了什么重要的 bug? 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开发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些情况?
- 要与服务器数据库连接的功能的 bug 最多。
- 原因在于对数据库连接操作的不熟练,产品还未发布。
- 代码复审(Code Review)是如何进行的,是否严格执行了代码规范?
- 代码复审是团队成员各种检查各自的代码,是按照代码规范执行的。
-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产品原型设计应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人力,如果重来一遍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进行产品原型设计。
测试/发布
- 团队是否有一个测试计划?为什么没有?
- 无测试计划。初次项目开发经验不足,没有相关意识。
- 是否进行了正式的验收测试?
- 是。
- 团队是否有测试工具来帮助测试?
- 无。
- 团队是如何测量并跟踪软件的效能的?从软件实际运行的结果来看,这些测试工作有用么?应该有哪些改进?
- 没有进行相关测试。
- 在发布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意外问题?
- 暂未发布。
-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 会制定相关的测试计划,进行项目测试。
团队的角色,管理,合作
- 团队的每个角色是如何确定的,是不是人尽其才?
- 结合个人意愿由 PM 统筹,虽然我更想去写安卓代码,但是考虑到团队安排,决定去写网页了。
- 团队成员之间有互相帮助么?
- 有。
- 当出现项目管理、合作方面的问题时,团队成员如何解决问题?
- 通过团队讨论解决的。
总结
- 你觉得团队目前的状态属于 CMM/CMMI 中的哪个档次?
- 我觉得还属于CMMI 的初始级。
- 你觉得团队目前处于 阶段的哪一个阶段?
- 磨合阶段。
- 你觉得团队在这个里程碑相比前一个里程碑有什么改进?
- 有了更深的了解,团队个人相关知识也得到了提高。合作效率也因此提高。
- 你觉得目前最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是什么?
- 果然还是应该先掌握具体知识再进行项目开发会比较高效。
- 对照敏捷开发的原则, 你觉得你们小组做得最好的是哪几个原则?
- 我们团队每周结束时都会对上周的工作进行讨论,并计划下周的任务,所以能时时总结如何提高团队效率,并付诸行动。